Wednesday, June 3, 2009

后来的惆张

有人说,不付出感情,也就不会受伤害。
那就好比说,不生火,也就不会烧伤。
然而,教堂弥散中摇晃的烛光和冬夜屋子里的炉火,看来却那么温暖,我们总想生个火看看。
那么,我们到底要对别人付出多少感情,失去或是对方让我失望的时候,才不至于太难过?
我们身边总会有许多人来来去去,新朋友,同事,工作的伙伴,萍水相逢的人... 当中也许会有一些跟我们特别投契的。不知不觉间,我们倾出了感情,甚至有了期待,以为这种关系会是长久的。
后来的一天,大家走的路不一样了,立场不同了,彼此的感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我不是你期待的,你也许让我失望了。那一刻,我们才惊觉,没有不散的筵席。
我和你,不至于不相往还,可也回不去最好的时候了。
我们都没想到失去的时候原来这么惆张,更没想过,我以后还是会惦念你。
于是,我们跟自己说: 「下一次,不要再对人付出感情了,那才不会受伤害。」
可是,真的可以做到吗?
还是要再受伤几次,再难过几回,再傻几遍,再白一些头发,我们才会一次又一次往后退,终于把热情退到心底最深处,学着对人冷漠些,或者至少也学着以后跟人隔着些距离?

1 comment:

weng yee said...

很喜欢你这一篇...=)